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5-04-21 09:27:04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日,濱州市農業科學院與日本ENZYME株式會社、伯東企業(上海)有限公司在濱州正式簽署“鹽堿地改良及示范推廣國際合作項目”合作協議,這標志著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治理邁入國際合作新階段。濱州市農科院黨組書記、院長趙福江,日本EN‐ZYME株式會社社長鈴木一哉,伯東企業(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近藤聰分別代表三方簽署協議。此次合作聚焦技術集成、科研創新與示范推廣,旨在為鹽堿地綜合利用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助力我國糧食安全與現代農業綠色轉型發展。
錨定國家戰略,開展鹽堿地治理難題攻關
濱州是黃河三角洲核心城市,位于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戰略和保障“更高水平齊魯糧倉”建設的關鍵區域。近年來,濱州市農科院在鹽堿地治理領域取得多項成果,但仍面臨先進技術薄弱、生態效益不足等挑戰。此次合作將重點突破鹽堿地微生物改良、節水控鹽、土壤養分活化等關鍵技術,系統集成日本生物酶技術與中國本土改良經驗,構建適應黃河三角洲生態特征的鹽堿地長效治理技術體系。
簽約儀式上,趙福江指出:“此次合作是濱州市農科院踐行國家戰略、深化國際科技合作的里程碑。我們將依托日本先進的生物酶技術與中國本土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低成本的鹽堿地改良技術體系,為我國鹽堿地綜合利用貢獻濱州智慧。
技術創新突破,構建跨國協同創新新范式
項目核心在于融合日本BLOF生態農法理論與中國鹽堿地治理實踐經驗,構建長效性鹽堿地治理技術。根據協議,三方將分階段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一是技術驗證期(第1—2階段):應用日本酸性堆肥等技術,結合濱州農科院的現有改良技術,依托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在輕度、中度、重度鹽堿試驗田(各100平方米)進行改良驗證,同步優化材料成本;二是模式推廣期(第3階段):在國內建立堆肥生產工廠,實現改良材料本地化供應,降低運輸與關稅成本,形成標準化的技術路線與商業模式。
“日本生物酶技術能有效激活土壤有機質,而中國經驗提供了本土化適配方案,這種互補將為鹽堿地生態修復開辟新路徑。”鈴木一哉表示。近藤聰強調:“通過合資生產與資源調配,我們將著力降低畝均改良成本,為大規模推廣奠定基礎。”
長效合作機制,賦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除技術合作外,三方將構建常態化國際交流平臺。實現人才互通,積極引進日本農業專家,助力本地農業提質增效;科研協同,共同開展科研課題研究,聯合申請科研項目、發表國際論文,共享知識產權與成果轉化收益;產業融合,健全“研發——驗證——中試——產業化”全鏈條成果轉化體系,推動科研成果盡快服務農業生產一線,為“更高水平齊魯糧倉”建設及濱州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創新動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