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日訊 9月2日下午,濱州市濱城區召開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系列(全面推進落實社會幫扶工作)新聞發布會,濱城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永峰回答記者提問。
王永峰說,近年來,濱城區搶抓機遇,主動融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不斷創新居家養老路徑,著力構建全覆蓋、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全力推動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三邊”養老服務發展,構建具有濱城特色的“小城市大養老”服務模式。
王永峰說,濱城區共906個居住小區、14.64萬60 周歲以上老年人。2021年11月,濱城區獲批家庭養老床位提升試點,堅持因人因戶施策,為老年人制定10個類別、53個小項的個性化方案。目前,已累計投資637萬元,為2120戶老人完成了免費居家適老化改造,并提供居家上門服務。同時,探索“互助”養老模式。在城區,招募“陽光使者”,開展“幸福來敲門”行動,彰顯互助溫度。在農村,從建設幸福院入手,發展以互助養老為主、專業化養老服務逐步介入的養老服務模式。2021年以來,我們建成幸福養老院94個。
王永峰說,濱城民政建立了“幸福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機制,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與新建小區項目開發“五同步”,目前,全區906個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208處,已實現城區全覆蓋。依托小區配建設施、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養老院等,建立起“區—街道—社區(小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目前,已建成區級養老服務中心1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3個,小區居家養老服務驛站208個。研發了“惠潤銀齡、頤養濱城”居家養老照護服務信息系統,實現服務過程實時在線、實時監管。目前,累計納入服務對象3162人,提供服務9.25萬人次,形成了“天上一片智慧云,地上一張服務網”的養老格局。
王永峰說,通過創新打造“e救善助 幸福濱城”——“誠救你”社會救助品牌,構建區、鄉、村“三級聯動”的社會救助主動發現網絡,真正打通了服務困難群眾“最后一米”。區級創新制作社會救助“碼上辦”二維碼,搭建了“一網通聯”平臺,群眾掃碼即可填報個人基本信息、反映救助訴求,“不跑腿”便可快速提交申辦訴求;13個鄉鎮(街道)均設立了“一窗受理、協同辦理”社會救助服務大廳,同步設立社工站并配備兩名工作人員,專門從事社會救助服務;全區380個村居(社區)均配備一名民政協理員,日常解答群眾訴求,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
王永峰介紹,2022年,濱城區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953元、745元,與2021年(866元、667元)標準相比,分別提高10.05%、11.69%,提標幅度均為全省第一,保障水平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惠及全區9000余名困難群眾。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