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7日訊 近年來,濱州市沾化區創新工作思路,加快畜牧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光畜互補”模式,探索出一條“光伏發電與畜牧養殖相結合、畜牧產業發展與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相結合”的鄉村振興之路。
沾化區利國鄉依托傳統畜牧養殖小區,創新“上光下養”模式,發展立體經濟,實現“羊陽結合”,使光伏與畜牧產業實現互補雙贏。促進了農業設施、教育衛生等民生事業改善。
沾化區利國鄉吳廟2.5MW光伏電站工作人員郭守敏說:“吳廟光伏電站是2017年整合2000余萬元建成的濱州最大的村級分布式光伏電站,電站裝機容量是2.5兆瓦,現在電站每天發電1萬余度,每年能帶來320余萬元的收入。”
畜牧產業一直是沾化區利國鄉的傳統產業,張彥枝和韓星合夫妻是最早建立使用光伏板的養殖戶,光伏項目對他們的養殖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夫妻二人現在的圈舍養殖了20多頭牛。原有的簡易養殖棚被改造成鋼架結構,光伏項目利用養殖戶棚頂空間,形成了“上光下養、光畜互補”模式,節約占地空間,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沾化區利國鄉吳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韓星合說:“我們利國鄉原先是個畜牧養殖大鄉,原先的養殖棚都是比較簡易的,通過上級黨委政府的幫扶建立起光伏板,這樣大大減少了養殖戶的維修費用,同時也給村集體帶來了很大的收入。”
沾化區利國鄉立足于“畜牧+光伏”產業優勢,實施合村并居工程,努力改善人居環境,加快謀劃產業優化升級,運用光伏產業的“新動能”,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新亮點”,努力建設生態幸福、和諧宜居鄉鎮。
沾化區利國鄉黨委副書記陳漢先說:“近年來,在集中建設規模養殖小區的基礎上,棚頂加蓋2.5Mw光伏板,創新‘上光下養、光畜互補’光伏項目,實現陽羊得益。今年復制此模式,又新建了2處總占地400畝的利眾、利民養殖產業園,肉羊存欄量增加20萬只,棚頂安裝9.5Mw光伏板,年售電收入增加400余萬元。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引進畜牧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持續發展壯大養殖業,增加群眾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