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2-03-25 10:36:03
原標題:搜書志Ⅱ書縫撿漏?《紅樓夢》里的濱州話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第六回,周瑞家的向劉姥姥介紹王熙鳳:
“如今出挑得美人一樣的模樣兒,少說些有一萬個心眼子。”
第八回:李嬤嬤勸阻寶玉吃酒:
“想那日我眼錯不見一會,不知是那一個沒調教的,只圖討你的好兒,不管別人死活,給了你一口酒吃,葬送得我挨了兩日罵。”
第二十二回:黛玉嫉妒賈府為慶賀寶釵十五歲生日請戲班子,拿寶玉撒氣,冷笑道:
“你既這樣說,你特叫一班戲來,揀我愛的唱給我看。這會子犯不上跐著人借光兒問我。”
第四十七回、六十二回:
柳湘蓮道:“你知道,我一貧如洗,家里是沒的積聚的;縱有幾個錢來,隨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兒留下這一分,省的到了跟前扎煞手。”
香菱復轉身回來,叫住寶玉。寶玉不知有何說話,扎煞著兩只泥手,笑嘻嘻的轉來。
第六十回:賈環對他母親趙姨娘說:
“我捱了打,你敢自不疼?”
第八十二回:寶釵遣來給黛玉送蜜餞荔枝的老婆子,只管嘴里咕咕噥噥地說:
“這樣好模樣兒,除了寶玉,什么人擎受的起?”
……
“心眼子”(而不是“心眼”或“心眼兒”)、“葬送”、“跐著人”(“跐著鼻子上臉”)、“扎煞”、“敢自”、“擎受”,這些詞是不是好熟悉?沒錯兒,這都是山東方言,而且是濱州土話。
《紅樓夢》大量出現這種用語,大概有三個解釋:曹雪芹先祖為山東人,后世遷至遼陽,而遼陽方言亦屬膠遼官話體系;與曹雪芹家族關系甚密的蘇州織造李煦(有說其孫女李香玉即林黛玉的原型),祖籍為山東昌邑(又說萊州);再就是曹家(鼎盛時)的傭人里,少不得會有山東人,也就難說會有濱州人……
第三個解釋,是我的揣度。否則,這些說濱州土話的,怎地有不少是些婆子嬤嬤之類,哈哈!是不是曹雪芹“凈心”拿我們濱州打镲?
還是八十二回:
黛玉從不聞襲人背地里說人,今聽此話有因,便說道:“這也難說。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龔育之、宋貴侖在《“紅學”一家言》(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三聯書店出版)中回憶說,毛主席在文章和談話中經常引用《紅樓夢》的故事和語言,并同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個“東風壓倒西風”就是他訪蘇演講時用來對國際形勢的比喻。
詩云:
多么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
作者:錢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