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9-12-03 09:48:12
市場經濟是“候鳥經濟”,資本總是“飛向”營商環境有比較優勢的地區。
今年以來,我市按照“757”工作方案,為規范行政決策建章立制,以行政審批、簡政放權等為重點進行流程再造營造公平公正高效透明政務服務環境,同時關注社會治安、思想觀念等基礎面,有效推進了市場環境、政務環境、執法環境、司法環境的法治化,為“雙招雙引”這一“一號工程”逐步構建起新的比較優勢,努力打造“濱(賓)至如歸”“州(周)到高效”營商環境最佳體驗區正在形成。
抓頂層設計,政府做決策先過法制關,推動行政決策科學化、法制化
近日,我市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市政府對外簽署協議審批及用印工作的通知》,明確協議簽署各環節的工作規范和基本要求,規范對外簽署協議審批及用印工作,標志著我市以市政府名義對外簽署的協議全部納入法治化管理軌道。
全面推進依法治市,重點是法治政府建設。在依法行政工作中,政府決策作為首要環節,支撐著各項行政職能的正常運行。
為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法制化,我市出臺重大行政決策“五大程序”“五項制度”,實行重大行政決策目錄管理,嚴格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在全省首推了政府常務會議題法制全審核制度,實現了凡上會議題全審核、政府常務會議司法局長全程列席、政府法律顧問全參與,切實從政府決策源頭上把好法制關。
制度建設是保障。近年來,我市堅持“立改廢釋”并舉,推動制度建設與時俱進。
2019年,大力開展清理與現實開放政策不符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同時加強制度建設,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的實施意見》《濱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關于規范政商交往推進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工作意見》《關于全市政法機關營創法治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等一大批關系規范市場秩序、約束政府行為的文件制度,在不同層面上,為企業依法經營、政府主動作為提供了遵循。
為提高制度建設質量,我市還邀請企業家、投資者等第三方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務會議,選聘部分優秀企業家代表作為政府經濟顧問,納入政府智庫,列席全市重要會議,參與重大決策制定,讓立法政策制定更接地氣。
抓政府與市場關系,推動管理服務公平公正,營造公開透明規范高效政務服務環境
從發展環境來說,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形成政府與市場之間良好的匹配關系。
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實施法律法規、依法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主要途徑。我市聚焦執法源頭、過程、結果等關鍵環節,通過抓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對執法全過程進行了基礎性統一規范。
2019年,圍繞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以是否存在亂執法、侵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等問題為重點,我市開展專項執法監督3次,評查執法案卷9次,抽查案卷40余宗。
據市司法局局長李玉會介紹,目前,市司法局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機關涉企執法備案審查制度,切實從源頭上解決涉企執法過多、過亂等執法擾企問題。
為找到“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結合點,加強信用監管,解決執法擾企問題,我市開展了“企業增信行動”,全力推行企業信用“黑名單”“白名單”制度,深入實施“3511”工程,全市企業融資環境逐步優化。
據了解,截至目前,各金融機構已為27家“白名單”企業授信11.28億元,發放貸款6.4億元;對23家企業的44筆貸款執行了優惠利率,優惠利息298.22萬元;為6家企業辦理了無還本續貸,發放額度7680萬元。
執法管理的同時,政府在自身內部深化“放管服評”改革,全面提升我市政務服務的軟實力。
“多審(圖)合一”改革是其中一個代表。通過成立投資建設聯審中心,市住建局建筑工程施工圖審查中心將建筑施工許可證涉及的防空、防火、防震、防雷以及水、電、暖、氣、訊等多項分類審查改革為合并審查,實行“一站式”網絡平臺審查服務,施工圖審查時間由原來的12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以內,同時節省了大量圖紙復印費用。
今年,我市將政府部門流程再造、簡政放權作為改革重點,全面提升行政審批效能,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由485項減至292項,精簡39.8%。推行企業開辦“即到即辦、即時辦結”和“拿地即開工”模式,企業開辦可3個工作日內辦結。市、縣全面推行“一網辦、一鏈辦、一窗辦、一城辦”改革,推進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改革試點,推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幫辦代辦服務實現市縣全覆蓋。“證明材料不用跑”改革以“信息和機關工作人員跑證明”代替“企業跑證明”。
營商環境中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處理,若具體到個體行為人身上,就是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我市相繼召開企業家表彰大會、全市企業家座談會,設立旗幟廣場,設立了“金獅獎”“銀獅獎”“銅獅獎”,體現了對企業家的尊重。建立“e盞茶事”常態化政企溝通平臺,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與企業家一對一傾聽企業需求。建立了優秀企業家“一站式”服務窗口,為企業家配偶隨遷、子女入學、購買住房等提供全程代辦服務。
抓秩序促活力,持續深化掃黑除惡,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近日,博興縣法院依法對劉展云等37人涉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一審公開宣判。
法院審理查明,該組織通過實施大量違法犯罪活動,壟斷博興縣興福鎮至魯西南方向物流配貨專線,對博興縣曹王鎮、興福鎮一帶氬氣市場形成重大影響和非法控制,嚴重侵害了相關物流配貨以及氬氣經營者和用戶合法經營、自由交易、公平競爭的權利。
“打掉這一涉黑團伙后,我們當地氬氣市場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由60元降到15元。”博興縣某廚具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初先生深有感觸地說。
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是良好市場環境的基礎。
今年以來,我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聚焦于重點行業、領域,嚴厲打擊影響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重點項目建設的違法犯罪活動,全市社會治安形勢不斷好轉,營商環境全面凈化。
據統計,全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共打掉涉黑組織10個,惡勢力犯罪集團32個,惡勢力團伙48個,其他涉惡類團伙267個。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我市政法機關從保護民營企業發展出發,部署開展“三打”“三治”“三清”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化解損害法治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法院系統開展的涉企案件執行難專項治理,清結超18個月長期未結訴案件20件,涉企執行案件收案4029件,結案2253件,到位資金24.9億元。檢察系統精準打擊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類犯罪,共起訴合同詐騙、職務侵占、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知識產權等犯罪71件138人。公安系統依法嚴厲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務、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司法行政系統出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六大”法治保障服務意見20條,對涉市場主體的行政復議申請、法律服務事項,快速受理、及時辦結。
抓公共法律服務,增強法治社會底色,提升全社會法治意識
11月23日,一場以法律服務供給與企業需求對接為主題的座談會在市司法局召開。來自全市的十三家律師事務所主任和律師,圍繞金融風險防范、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開展討論研究,并就做好涉企法律服務獻計獻策。
今年以來,全市司法行政機關貫徹落實法治為民宗旨,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大力拓展公證在企業融資、股權變更轉讓等方面的服務,為民營企業和廣大群眾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
在平臺建設方面,積極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實現了市縣鄉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熱線平臺全覆蓋。為便利化解決勞務糾紛,市司法局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設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做好企業職工法律援助工作,對企業農民工和困難職工實行優先審查、優先受理、優先指派的“三優”服務。在市場主體矛盾糾紛多發的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專門服務窗口,及時受理調解糾紛。加強涉企公證服務,提升知識產權打假、股東變更股權轉讓、企業融資、涉外法律服務等方面的公證服務質量。
同時,我市還開展了“千名干部聯千企”活動,建立了全市統一的“宜企壹策”惠企政策精準推送平臺,探索建立了“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實現“點對點”政策精準推送。開展了“入企法治宣講”“律師調解解企憂”“送法進企業”等活動。
同時,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制定普法責任清單,在濱州日報、市廣播電臺等媒體開設“濱州法治”“普法時間”“普法直通車”等欄目,執法部門輪流上線普法,推進分業、分類、分眾法治宣傳教育,全面提升全社會的法治意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