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7日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公眾對古代貨幣文化的認知,5月17日,無棣縣博物館舉行“外圓方孔中·窺見博物館未來”主題活動,通過實物展示、歷史講解、手工制作五帝錢等沉浸式體驗,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古錢幣承載的金融智慧與民俗文化。
講解員以“一枚銅錢的旅行”為線索,結合展柜中陳列的貝幣、刀幣、秦半兩及五帝錢等實物,生動講述貨幣從“以物易物”到“方孔圓錢”的演變歷程,帶孩子們探尋古代貨幣的奧秘。學生殷建豪告訴記者:“今天,我和家人一起來到我們的古城博物館,老師教了古代錢幣的知識。我與媽媽還一起制作了五帝錢,既提升了我的創新能力,也提升了我的動手能力,我很開心。”
在手工制作環節,孩子們化身“小小匠人”,將仿制的通寶銅錢與紅繩、瑪瑙珠結合,編織成寓意吉祥的“五帝錢”手鏈。有的孩子專注調整繩結間距,力求“五枚銅錢一線齊”,有的家庭合作設計“銅錢+生肖掛墜”的創意款……
“我們推出的吉祥錢幣手工編織活動,旨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朋友來參觀博物館。之所以選擇錢幣,是因為錢幣是中國古代生活的必需品,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通過吉祥錢幣的手工編制,不僅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古代錢幣的歷史,同時還能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濱州市博物館研究保管部副主任李博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