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2-11-16 09:01:11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河南張,朝南門,家家戶戶捏泥人兒?!被菝衲嗨埽址Q河南張泥塑,已有幾百年歷史,這句童謠說的就是河南張村制作泥娃娃的場景。制作泥塑作為河南張村的祖傳手藝,多取材于傳統戲劇、民間傳說,不但在當地享有盛名,甚至漂洋過海到了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地。
作為古老的傳統民俗藝術,河南張泥塑以深埋在地下的黃河淤泥為原料,經過塑性、制坯、晾干、糊紙、涂粉、著色、開眼、涂膠等2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泥塑不需要燒制,對泥胎的要求較高,泥采回來后,摻入棉絮和面漿,過濾、和泥、捶泥后使用。
“各環節中開眼最難,開好了,泥娃娃精神煥發;開不好,就無精打采。”河南張泥塑傳承人張凱介紹,泥塑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品種繁多,有單面娃、雙面娃、三面葫蘆娃等不倒翁造型,有“牛郎織女”、“白蛇傳”、“梁?!薄ⅰ拔渌纱蚧ⅰ薄ⅰ皩O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戲劇故事,有坐在蓮花上的抱魚、桃、杏的“坐孩”,有安上哨子或肚子里裝個彈子安個小棒發出各種聲音的“響孩”,有獅、猴、魚、雞、桃、杏、葡萄等等動植物,造型喜慶、色彩艷麗、內容吉利,是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農歷二月二火把李廟會,趕集的人們都會買幾個娃娃回家,稱之為“拴娃娃”。
純手工制作,周期長、用工多、收入少,再加上人們生活需求及審美的變化,讓泥塑也面臨傳承難的問題。
“我們既要保留傳統技藝,也要不斷創新,讓更多現代人喜歡?!睆垊P認為要讓泥塑更時尚,在傳統技藝和形式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審美元素,使造型、內容、色彩更加多元化。
小虎濱濱、智者智城·志在濱州、“一腚蠅”、冰墩墩與雪容融、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另一名泥塑藝人杜增香家中,記者看到了更“新潮”的泥塑。她的作品很時尚可愛、小巧靈動、惟妙惟肖,將最新的玩偶形象融入泥塑作品,“逢考必過”“旗開得勝”等蘊含美好寓意產品也來自她的精心創作,受到兒童、青年人等不同群體的喜愛。
近年來,惠民縣不斷加大泥塑的傳承保護,把創新融入泥塑創作,開展泥塑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泥塑文化。如今,泥塑這一傳統手造不僅在二月二廟會上走俏,也搭上了網絡快車銷往全國各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