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7日訊 一河之隔,兩岸相望,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從空中俯瞰,沾臨高速黃河特大橋已初見雛形。
閃電新聞記者今天從沾臨高速項目辦獲悉,目前該項目控制性工程之一黃河特大橋正在進行主橋第12輪次濕接縫施工和13輪次鋼梁吊裝。截至目前,黃河特大橋主橋頂推已完成55%,南北主塔塔柱施工均已完成87%,南北引橋變截面鋼箱梁架設已接近尾聲,部分區域已開始橋面系鋪設工程。
在黃河岸邊,施工倒計時的牌子醒目奪人,作為沾臨項目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沾臨黃河特大橋的建設進程對全線貫通的影響舉重若輕,該橋全長4630米,主橋全長962米,主跨442米,是目前黃河下游河段在建橋梁跨徑最大的橋梁,創新采用全斷面頂推方式施工,依托該工程的“鋼-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組合梁斜拉橋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入選交通運輸部2020年度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技項目清單。
為保證高質量、高效率完成黃河特大橋建設任務,沾臨項目全方位、深層次開展“春季百日大干勞動競賽”,咬定通車目標,全面細化年度建設任務,層層分解施工目標,壓緊壓實質量安全和進度責任,持續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推廣應用遠程無線應力監測系統、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和遠程無線視頻監控喊話系統等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先進科技手段,做到交叉施工、連續作業、智能提速,不斷提高施工效率。
位于博興縣曹王鎮的小清河特大橋,同樣也是沾臨項目的重點控制性工程,為確保小清河特大橋施工進程,施工三標段在春節期間4個作業班組和60余名員工就地過年,完成鋼桁梁安裝155噸,并于3月21日,完成2166噸的96米鋼桁梁全部安裝,正式全面開啟了小清河特大橋橋面板安裝工序。
為推進沾臨項目年內實現建成通車,在嚴峻疫情形勢下,沾臨項目堅持以打通各項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為目標,“連隊化”靶向抓好黨建引領,“零容忍”態度守住安全底線,“精準化”舉措抓好疫情防控,“組合拳”招法推動施工進度,促進項目建設在“開門紅”的基礎上步步高升。截至目前,沾臨項目日產值已突破822萬元,路基工程完成89%,路面工程完成47%,橋涵工程完成83%。
沾臨項目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縱四”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107.58公里,概算投資195.6億元,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雙向六車道,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項目作為華北、華東沿海地區南北縱向運輸要道的一部分,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強化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的互聯互通,完善山東北部高速公路網布局,對于促進環渤海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加強黃藍兩區與省會經濟圈聯動、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