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2-03-02 08:45:03
李文明,男,1971年5月出生,無棣縣水灣鎮宗王村村民。李文明4歲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導致右腿殘疾,但他憑借吃苦耐勞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創辦了宗王牙科門診。他致富后不忘感恩社會、回報社會。對家庭困難的患者,他免收治療費,對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門服務,累計已為患者省去醫療費用6萬余元。他定期到鎮敬老院為老人們免費檢查,在臨近春節的繁忙階段,即使每天超負荷工作,他也沒有間斷過。此外,他還利用“愛牙日”等時間節點,到幼兒園、中小學宣傳牙科保健知識,已累計為500多位老人和少年兒童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李文明常說:“想想當初人家都幫咱,現在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了,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回饋社會,自己心里也感到踏實。”
見義勇為
靖文建: 勇救落水兒童
靖文建,男,1990年1月出生,鄒平市青陽鎮廣富集團職工。2021年7月7日上午九點左右,靖文建帶著孩子到黛溪湖邊游玩。游玩過程中,他發現一個小孩獨自在水邊玩水,其他的孩子都離他很遠。突然,玩水的這個孩子一個趔趄滑落到水里,并且在湖中站立不穩、搖搖晃晃。靖文建看到后,來不及多想便跳入湖中。此時,孩子往深水區滑去,靖文建趕緊游過去,緊緊拉住孩子的手臂,將孩子拽上了岸。靖文建上岸后才想起來手機還在褲兜里,沒來得及拿出來。上岸后,很多人都圍過來詢問情況,見孩子沒有大礙,渾身濕透的靖文建選擇了默默離開。
敬業奉獻
張寶然: “向前一步”當好社區“大管家”
張寶然,女,1976年5月出生,濱城區市中街道文匯社區黨總支書記,中共黨員。2019年5月,張寶然到文匯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通過走訪發現居民大多在房前樹下打牌、下棋、聊天。張寶然與同事們多方尋找,發現了一個廢棄倉庫,隨后設計將那里建設成紅色家園服務站,并對其進行升級改造,成立了全市首批渤海銀輝之家。她創新公益調解模式“向前一步”,已調解東盛國際工地噪音、居民鄰里糾紛、經信局下水道改造等問題35件。同時打造“幸福來敲門”等為民服務項目,征集轄區志愿者、黨員、網格員等人員加入“陽光使者”團隊,至今已為轄區35戶獨居老人、5戶特扶家庭、2戶留守兒童提供了63次上門服務。在張寶然的帶領下,文匯社區獲得“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她個人獲得“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誠實守信
王冰: 拾金不昧彰顯美德
王冰,男,1976年9月出生,博興縣第六中學教師。2022年1月12日清晨,王冰在小區門外的公廁里發現了一個黑色背包。他在公廁旁邊的公路上頂著寒風等失主,過了很長時間也沒人來尋找背包。為了不耽誤上課,王冰打開背包查找失主線索,發現里面裝著近10000元人民幣,還有駕駛證及數張銀行卡等。通過其中的證件資料,王冰了解到失主是小區門口便利店的老板。但當時便利店關著門,無法歸還。他又在包內發現了一個電話號碼,聯系上對方后,他詢問對方有沒有丟東西,對方說沒有。可不一會兒,電話響了,接通后里面傳來店主焦急的聲音,說包丟了,里面是他的全部家當。王冰下班后把包歸還給了失主,失主李亮緊握著他的手不停地表達感激之情。
孝老愛親
張文春: 用愛撐起一個家
張文春,男,1975年6月出生,無棣縣佘家鎮中學教科研主任,中共黨員。在岳父意外去世、岳母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張文春像兒子一樣精心照顧岳母,多次陪伴患有“三高”“腦梗死”的岳母住院治療,為岳母倒屎端尿,將其照顧得無微不至。之前家中生活拮據,張文春就利用休息時間干建筑、拾棉花、摘冬棗,一點點地掙錢補貼家用,并為居無定所的岳母蓋起三間大瓦房。作為姐夫,他非常關心年幼的內弟,精心輔導其學習。內弟從初二一直讀到研究生,張文春都出錢出力給予幫助,并細心照顧內弟的生活。父親髖關節摔成粉碎性骨折后,張文春的陪著父親做手術,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親又奇跡般地站了起來。張文春是同事和鄉鄰眼中的“好女婿”“好兒子”“好姐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